兄弟们使用番茄工作法能工作多久? 大多数我才 5 小时
午休算番茄工作法中的休息吗?
五分钟。如果用番茄工作法打游戏,能坚持久点。
25 分钟,第一次中断就续不上了
对我来说番茄工作法就跟达芬奇睡眠法一样难受休息又休息不好,工作又被打断心流
pomofocus ,不得每四次休息长一点吗。刚开始还挺遵守这个时间的,后边就越来越想摸鱼了。或者就是时间到了,我也不想停下来,接着干。
只能说远低于专心工作到累了再休息
感觉不靠谱。说是一个小时。可是写代码正在兴头上。或者马上就完事了。根本停不下来。
半小时还没进入状态, 一小时又坐太久了, 还是随缘吧. 又不是什么传奇大佬写自传, 搞什么日常机器人式规划...
你要这么算,那 24 小时都是番茄工作法。睡觉 8 小时也是。
我习惯一个 70 分钟,再接一个 45 分钟。番茄工作法并没有非得 25 分钟,只是说培养专注的习惯。25 确实太短了
感觉没啥用,我通常是屁股痛了就起来走走
工作总是会被人打断,设了番茄也没用。
我只能休息时间大于或等于专注时间,否则无法坚持。
25 太短,我一般设置 40 分钟
5 已经是高强度了。我均值应该小于 2.5 😂
5 小时已经强度很大了。
试试每 25 分钟吃一个番茄
满牛逼了,不是每个人都是卡马克。卡马克曾经用 CD 机计算他的工作效率,就连别人问问题打断他或者去上厕所都计算在内。他说他没结婚之前一天差不多 12 个小时,过了脑子就不行了。这肯定是天赋异禀了。正常人我觉得 3-4 小时满负荷工作就很牛逼了。
对,我也觉得深度工作不能用番茄工作法。
转一个链接作为证据: web.archive.org/web/20180306181527/ bookofhook.blogspot.com/2013/03/smart-guy-productivity-pitfalls.htmlBrain Hook 曾经在 ID Software 工作过一段时间,可以说是第一手资料了。
我个人觉得,可以从结果反推需求。结果(第零层):我们想要尽量增加工作效率(先别管这是否合理或者合乎自己的利益)-> 第一层 A:我们想要尽量增加心流得时间 -> 第二层 A:增加心流,首先需要我们在内心中认同这个项目(人不是机器,没有可能长时间的坚持自己不同意的东西)-> 第三层 A:我们需要在工作中,或者业余中,找到一个内心深处认同的项目——换句话说,需要找到符合自己价值观的项目 -> 第四层 A: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的价值观——认识我自己 第一层 B:我们需要有充足的精力,否则一切免谈 -> 第二层 B: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睡眠、饮食和锻炼综上所述,可以同时进行两项研究——第一项是找到自己的价值观,然后根据结果找到一个自己能够长期坚持的的项目。第二项是睡好吃好锻炼好。怎么说呢,归根结底还是基因吧,我是比较悲观的。我个人认为,一个人某个精神属性(比如说自律)其实是由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所控制的,这些变化 80%取决于基因,10%取决于幼年的教育,10%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很多时候,你今生今世能够做到的最大值,可能还不如别人的最小值。所以还是要放平心态啊,别和其他人相比了,和自己之前的相比就行了。多反省,多寻找一些战术上的手段,不要奢望能够找到战略性的解决方案。认识自己——一个不断变化的东西,谈何容易。
省流:IPV6 还不如直接给我 NAT1 得了 起码还能打洞目前运营商各种操作,不给公网 V4 地址,改 NAT4 ,然后给 V6 搪塞说这个也能用我就想说 V6 现阶段到底有…
真的是让我感到一些惊艳,有点很像 xx 系统。 不妨碍软件 ui 各种夸张不协调 意淫 在一次 花里胡哨 又是 PPT 做系统系列,Windows 的问题在于建立在屎山…
现有自建媒体库使用 qBittorrent 下载视频到硬盘,开启 SMB 共享的模式,实现了家庭内网客户端访问。但目前还想在外面也能访问家里的视频。因为我有一台云服务器,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