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们的 all in one 都用来做什么
nas 硬件升级重新攒了一台,在纠结要不要搞 all in one ,之前是直接装的黑裙,平时也够用了,但这次上了 12400 的 u ,又有了 all in one 的想法
看了大家的需求,感觉不跑 windows 直接黑裙就行了吧,docker 一把梭
boom
电费顶不住
我也不知道用来干嘛
1 、整了个飞牛,就挂着,也不怎么下载
2 、装了个 iptv-api 虚拟机看直播,效果不咋地,该卡还是卡
3 、笔记啥的,我都是 obsidian+icloud\git
4 、个人站点?没搞,没需求...
5 、等以后家里智能设备多了,整个 HA ,把 RTSP 流接进去
还有啥其他玩法吗?
最重要的是里面一个 openwrt
其次是一个 windows 挂小游戏的
其他的就是一些 ubuntu 啥的
就算只装一个东西我也喜欢上 PVE 。
PVE 作为底层 docker 服务安了好多 通过 cf 的 tunnel 转成公网
现在好多服务都交给 cf 的 workers 去做了
最主要还是存储了
运算基本不需要
n305 ,装了 exsi , 虚拟化了 openwrt ,直通网口作为主路由拨号+穿墙 ,飞牛挂载了移动硬盘存视频,win11 安装了 tg ,挂载飞牛 smb ,转存 tg 视频,ubuntu 安装了一个蜜罐
ctop
⏵ aria2
⏵ bitwarden
⏵ clash
⏵ gitea
⏵ homeassistant
⏵ immich
⏵ jellyfin
⏵ nginx
⏵ qbittorrent
⏵ scrutiny
⏵ seafile
⏵ telegram
⏵ transmission
⏵ v2ray
⏵ webdav
就这些服务
装 pve
搞几个虚拟机用
比如我有黑群晖, 一个 win10, 一个 win11, 3 个 ubuntu 等等
华擎 x600mini 主机+9700x 装了个 pve 折腾
J4125 装的黑群 一块 16t 机械硬盘
J6412 6 网口工控机装的 openwrt 当作主路由
12700k+6600xt 主力机
macbookpro m4 pro 48g 笔记本作为移动场景使用
已经不折腾 all in one 了 还是分开好
浪费电
这个电表也是狂转啊
目前高频使用的:
moviepilot 、qb 、emby (家庭多媒体中心,儿童动画片、电视剧)
synology audio (听书、听音乐)
tr ( pt 下载、保种)
synology drive (文件中心)
homeassistant (智能家居管理)
netdata ( nas 监控)
clash
还是建议网络、存储和计算分离。
一天 4 5 度 还好 主力机也是 24 小时开机的
我觉得,all in one 不要做软路由,其他随便搞。
跑了 3 个 server
一个 linux 跑些小脚本 &文件共享&ddns
两台 windows 跑下副业的自动回复小 tool
开一个 macos 虚拟机,里面用 surge 来做软路由
没啥好 All 的,就用用媒体库、下载和备份,其中备份是最重要且无法取代的
并没有 ALL IN ONE ,路由器还是用的普通路由器
在这里我持续记录了自己 all in one /t/979429
本着简洁至上的原则,跑了:
网盘:seafile
相册:mtphotos
内网穿透:frp*4
加速代理:openwrt mihomo nexus
对外服务:nginx
其他的:几个签到服务
#7 同 N305 ,不过装了 pve ,想请教下 tg 转存机器人用的什么工具,谢谢
vaultwarden (密码管理)
ani-rss (自动更新新番)
aira-pro (下载)
qinglong (薅羊毛)
docker 版 ubuntu desktop (通过浏览器远程控制的 ubuntu ,上班摸鱼不留痕迹)
lucky ( ddns 、ssl 证书更新、反向代理、stun 穿透)
passwall (你懂的)
webdav 服务(远程访问家里文件)
vnt (配合 stun 穿透 tcp 组网)
homeassistant (智能家居)
vaultwarden 这么重要的,建议不要在自己家里跑,还是在可靠店的云(腾讯云、阿里云)的服务器跑比价好
casaos 盒子
tailscale 组网工具
ddns-go
1paenl 管理面板
xiaoya ~
alsit 网盘聚合
shellclash ~
memos 碎片笔记
第一反应还以为是 sql 中的 1 as all_in_one
其实还好,多备份都一样。而且 Bitwarden 各个客户端都会有本地缓存,就算不可连接也可以使用现有数据。
底层 PVE ,主要有三个虚拟机,存算一体,网络分离。纯爱好者的玩法,仅供参考。
- Storage(TrueNAS Core):提供存储服务。
Production(Debian):部署长期使用的服务,部署的服务大致分为几类:
- 媒体:Jellyfin (影视)、Navidrome (音乐)、Komga (漫画)、Immich (照片)
- 文件下载:qBittorrent (下载)、PeerBanHelper (防 PCDN )、hlink (创建硬链接)
- 文件服务:Syncthing (同步)、dufs ( WebDAV 服务端)、Gitea (自建 git 服务端)、rest-server
- RSS 阅读:RSSHub 、FreshRSS 、WeWeRSS 、Wallabag (稍后读)
- 其他:dockge ( docker compose 管理)、ddns-go ( DDNS )、QDToday (自动签到)、vaultwarden (密码管理)、memos
Playground(Debian):测试新发现的自部署服务。
用的 ESXi
- NAS
- NPS 内网穿透
- Navidrome + Music Tag Web 音乐服务 + 音乐刮削器
- NAS Tool + Jellyfin 之前搞过,后面单独搞了个小主机跑,因为硬解。但没太多使用需求,吃灰了
- Alist 统一管理网盘还挺好用,就是老掉要重新刷新
- 其他就是主路由、胖路由、ADGuardHome
目前听歌用的比较多,做了个音乐同步,在个人网站显示当前在听的音乐
还做了同步 Steam 正在玩的游戏
有兴趣可以看看: hesudu.com/t/1118289
pve ,
三个 ubuntu 用于学习研究各种 k8s 集群部署方式
一个 win ,自动爬取某论坛 8K 高清 VR 电影种子并下载
然后部署了一堆自己的脚本,容器,数据库,下载 A 股/币的 K 线,整合并进行行情监控。
畅网微控 x86 i7 1165g7 ,64 内存 1t ssd ,官宣 28w 功耗,即便按 40 功耗,也才 25 小时 1 度电。
all in one 。
pve 底层
istoreOS * 1
Debian * 4
windows 10 * 3.
稳定运行三年多了
多大啊
4125 底层 pve ,跑了一个 op ,还有个黑群晖
选中一个频道可以直接保存所有的聊天记录,记录里面就包含视频,我一般是看到喜欢的视频发送到收藏夹里,每隔一段时间手动上去下载视频再上传到 nas
各位大佬,J4125 实机装的 istoreos ,都是默认配置始终感觉开网页比硬路由稍微慢点,加载有图片的网页更明显,图片刷出来的速度更慢,这个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吗
all in one pve ,
装了几个虚拟机 Windows ,mac 远程桌面用。
虚拟机 openwrt ,主路由,科学。
虚拟机 fnos ,nas 存储,硬盘软直通,raid5 。
pve 宿主是 diy 主机,配了一个万兆网卡,mac 是黑苹果,也是万兆网卡,6 类线万兆挺稳。
对于 all boom 的风险,是这样应对的,mac 装了 vbox 虚拟机,装 pbs ,定期手动备份重要的 pve 虚拟机,不用备份软直通的 raid 盘。方便 pve 挂了恢复。
目前用了 2 年了吧没啥问题。
至于功耗焦虑,还专门买了一个小米功耗插座,每天也就 1 度电,一个月 15 块钱,无所谓了。15 块钱还是花的起的。
配置是 AMD 5700G ,一个 m2 ,三个 2.5 寸 sata ssd
esxi 虚拟一个 openwrt ,一个 windows ,一个黑裙
mac mini 2012 跑了 ubuntu20.04, 部署了 jellyfin ,immich ,navidrome,qb,dify,nas-tool,xiaomusic,clash,zfile,nextcloud,
话说为啥要在 Docker 里跑个 telegram
jupyter notebook 和 一堆自己写的在 docker 里的自动化脚本
all in boom
跑小鸡、本地开发、测试,有些服务需要暴露公网就用 frp
私有云,每个人需求不同
搭车问一下,跑飞牛好,还是用 pve 好
旧机装了飞牛,docker 的百度盘扫码提示成功但运行不了,弄个 pi-hole docker ,程序有了,但初始的密码不知是啥
有点想换成 pve 了
那个是 telegram media downloader
看到这帖子我想起我有个满配的 chrome cn65 插着电,忘了跑的系统是 debian 还是 ubuntu ,一直没用是真的
空跑耗电。。。。
不高 all in one
#8 花里胡哨,还少了点精髓,没把主路由放进去/doge
硬件:NUC9 + 64G 内存 + 8m2 位的 pcie 拆分卡
宿主系统:PVE
核心虚拟机:truenas core + opemwrt
应用:周边虚拟机和几个 lxc 跑 gitea 、immich 等
功耗:30w (只插 5 张 m2 硬盘)
放照片,再跑个 sea desktop search 做图片自动标签搜索
我的现在基本没用
没有 all in one ,主要是觉得配置麻烦
nas 单独一台 j3455 装群辉, 科学上网 一台 N1 openwrt ; 其他服务就群辉 docker 用一些完事
上网两台 nx30pro 有线 mesh ,稳定好多年了
配好 ups 和 ecc 内存, 搞 all in one 没啥问题, 如果有容量焦虑, 不建议搞太多虚拟机, 容器为主.
all in one ,软路由单独搞即可,不然重启个 pve 全家断网就不好玩了
#2 我的功耗都在机械硬盘上了,开的 docker 容器和虚拟机们在空闲的时候也没有几瓦
blog.bowen.cool/zh/posts/my-usage-reports-of-unraid
其实我一直想说,当你不知道拿来干嘛的时候,不要没有需求创造需求......
12400 亏了,gpu 只有 1 个 [多种格式编解码器引擎] 。12500 开始有 2 个。
话说回来没有需求就不要创造需求。
不过 all in one 就是帅。
#8 bitwarden selfhost 机器停电了 账号都登不上去了
整型溢出有点老生常谈了,bla, bla, bla… 但似乎没有引起多少人的重视。整型溢出会有可能导致缓冲区溢出,缓冲区溢出会导致各种黑客攻击,比如最近OpenSS…
最近,我们在 Github 的 Code Review 中看到 Github 开始出现下面这个 Warning 信息—— “This file contains bidirec…
比如需求或设计上是否有不同?如果有兴趣,也可以聊聊共性。 = =难道你会为了两个相同的功能因为平台不同写两份不同的代码么... 面向接口编程,共用同一套后端 前后端分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