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体积低功耗+ECC 内存的 NAS 有没有解
好像总有些文件不知不觉的坏掉或者丢失,打算试试 zfs 这种带 ECC 的文件系统
但是又不想搞巨大的服务器/工作站,已经有个双路志强当取暖器用了
有没有解
志强处理器也有小板的,单路志强处理器+妖板
ECC 内存
zfs 这种带 ECC 的文件系统
这完全是两个东西啊。而且文件坏了/丢失不应该先怀疑是不是硬盘、电源或者服务有问题吗
你可以跑跑内存压力测试,如果没出错那么 99.9%的可能不是内存的问题。无故障的低频内存正常用出错的概率微乎其微,要是出错了大概率你的文件系统会报错,而不仅仅是文件损坏。而且 ECC NAS 只能降低一个节点出错的概率,你的终端设备都是没有 ECC 的,如果不信任 non ECC ,你怎么保证传上去的内容是正确的呢
ecc 都是志强吗,功耗低不了
文件损坏可以用 Teracopy 这类的软件,复制后会校验文件。
ECC 的作用有限,其实并不能作为保护文件的有效手段
如果是存放过程中确实可以利用 ZFS 来校验文件完整性,然后进行修复
服务器广泛用 ECC 除了服务器负载比家庭大好几个数量级之外,也是为了方便排查哪一根内存出错方便更换。就算这样各个数据中心的报告来看服务器上 ECC 查出错误的比例依然很低
记不太清,好像有种文件系统可靠性比较高,但必须要 ECC 内存才能用,应该就是 zfs 吧
新的用 DDR5 的 ryzen 好像支持 ECC
平时出错其实很少,怀疑是内存里的随机比特翻转导致的,ECC 内存应该能应付这种吧
有种文件系统可靠性比较高,但必须要 ECC 内存才能用
没听说过这这种东西。
单个文件系统可靠性都一样高啊(排除没日志、特定硬件的那些),在硬件不坏的情况下不丢文件是对文件系统的基本要求,做不到的那些早就被拍死了,根本不会有人去用。
提高可用性只能通过 RAID + 纠错/备份来解决,比如 zfs 的 RAIDZ 。
ZFS 可以不用 ECC 内存
#9 随机比特翻转影响到你的概率基本为 0 ,不是天天暴露在宇宙射线的航天器就不用考虑了。你说的更可能是 bitrot ,这种应该选择有文件校验和的文件系统,比如 btrfs 、zfs 。
ddr5 的片上 ecc 不是传统意义的 ecc !不一样!
nas 我感觉不要考虑 体积小
散热好比啥都强
xeon w10885m 迷你主机,支持 ddr4 ecc 内存,某宝上有卖,我装了 PVE 用了快 1 年半了,没啥问题,就是性能可能比现在的 CPU 差点,自带散热有点不够,再买个 USB 风扇就压住了
随机比特翻转概率基本为零……要这么容易那你的终端设备不得天天写入损坏数据+死机?除开强辐射这种极端情况,实际上 ECC 查出错误基本意味着内存已经挂逼了,ECC 只是告诉你哪一条内存到点了。家用你直接跑内存压力测试,没问题那就没问题
#8 可靠性
REG-ECC 内存 ≈ ECC 内存 > 消费级 DDR3/4 内存 > 任意消费级 DDR5 内存
具体参考 /t/1071154 /t/975376
干吗 ECC ,不如镶钻来的实在
硬盘上 raid, 内存跑几天全压力测试再开始用
我群晖里装的都是 8g 杂牌内存,也没丢啥东西。倒是接了 nas ,没有断电问题
忽然发现,V2 上的金币被一夜盗走。有利益的地方果然就有手段。 创建时间 邀请码 使用者 使用时间 2024-11-24 01:57:57 +08:00 10003dc8-…
1 、关于需求:根据条件自动切换白天黑夜或者深浅色模式是一个很普通的需求,这个在系统层面手机 iOS 和安卓上都是非常基础的功能,在应用层面也非常普遍,甚至微信 PC 端没这功…
运用「 3-2-1 原则」的目的则是,一旦遭遇文件损坏,及时的将文件恢复过来。所谓「 3-2-1 原则」,是指在进行文件备份时: 3:存储 3 份完整文件,一份原件加上两份拷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