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次在几天就用完了,以前没用 agent 模式的时候,免费账号的次数都能用好几天。用了 agent ,消耗的异常的快。

汇报最新结果,是朋友用的,他之前都不怎么用,这两天跟 AI 杠上了,消耗了很多次数。
agent 并没有多次请求。

快速用完了就用完了,慢速也没特别慢🤣

缺钱是当前 agent 推广最大的阻碍

3.7 think 是 x2 request ,

无所谓 就多等几秒

用的这么凶狠么?用了大半个月才 260 次。

我这慢速要等小一分钟

没有吧,agent 也是一次使用一条。
尽可能在一条 agent 叫它多干点活;
还有 genmini 比 claude 好用太多了

感觉 Agent 有可能不是问一次一条吧,他有时候自己就会迭代好几次才会停止

今天上午有一个修改, claude 3.7 给我修改了 1 个小时 也只不过用了 1 次次数

现在是面向 cursor 编程的新时代了 会用 cursor 是一种宝贵技能

周一周二两天完整高强度用 cursor 写运维工具 共计消耗 20 次

500 用完就 slow,多几秒而已,比起一次几分钟的 coding ,忽略不计,当无限额度用就行了

我不信你高强度两天 20 次,我 2 天消耗了 300 次,你这个难道用的是 chat 么?

#10
动态使用啊 chat 在后面的 7 次里面 我的 prompt 的强度 堪比你们的需求规格说明书+详细设计
我基本上对话给他的输入文本都十几 KB 把他可能的坑都严格禁止

而且我已经总结出经验了 必须让他自己跑完测试 实测完事 否则就一直来回跑 一个对话基本上就要出成品的 包括测试规则都给他说明白 不走单元测试 走实际测试

#9
slow 的逻辑不是慢 而是排队机制
slow 的处理速度跟 fast 的是一模一样的
就是 slow 高峰要排队列 可能拒绝服务

能参考下佬“反复测试不然不让过”的 prompt 设计吗?

#13 用了大半年了,现在 fast 三天就用完了,slow 和 fast 没有明显差异,没遇到过排队和拒绝服务,每月用量超过 3000 次

#13
我这两天一直在写运维工具 就是新的云厂商的对接脚本
在 oss 创 bucket 配置属性 加条件 然后验证 cdn 域名 反正昨天和前天的成果大概是 40 多个 python 的服务端脚本文件
全部是调各个厂商 api 自动化操作的

直接在尾巴要求 AI 真机测试 并让他自己用 api 查阅他开的是不是成功 代码有 lint 错误自己重试 执行结果不符合预期自己重试

当你条件给他多了的时候 AI 甚至会自己反射 aliyun python sdk 里面的 enum 确认他自己是不是设置错了各种参数

就是很费时间 一次对话 半个小时都起步 他一点点自己调试修改, 直到真实环境测试完全符合预期 就好像一个真人在那不断调试, 反正都只费一次对话, 他自己超过 25 次来回就会停住要求你手动确认避免你挂机 也不多扣次数 后来他为了自己测试方便 程序卡住了自己进化出了删除自己产生的影响测试的数据的功能 这不是我要求的

反正就这么说吧 4 月 22 日我收到了某云厂商 2000 多条业务开通短信

我就像一个拿着鞭子看着的监工, 每 25 分钟冷笑着 你咋又不动了抽一下...

感觉最近有点降智,写一个 docker 部署脚本用了 20 多次,会出现反复从第一个错改到第二个错,然后再改回来多次重复,在 windows 上尤为明显。

大佬,能分享下具体的使用经验吗

#3 +1 ,claude3.7 每次 agent 消耗两次请求数

#16
你必须给他在本机能实际执行的条件 让他自己亲自执行 他自己执行 报错他自己能看见 然后同时会有超长的上下文 这样折腾一小时都是只计一次次数

claude 有时候就 你甚至可以给他 ssh 配置好 让他往远程的测试环境去执行 这样怎么他都扣一次次数

你反复跟他沟通 本身就是使用不恰当 而且这样的上下文会有缩水 各种智障

跟 cursor 对话 不要把自己当码农 把自己当专业产品经理 提前给他做好预案纠正他可能的错误 给他设定边界

跟他对话要有很多的废话提前给他约束好

反正我每次跟 cursor 对话 纯文本的内容都不会低于 4KB 文字量 就是中文两千字起步

你不给他设定足够多的边界 他就会瞎搞 把整个产品需求和你的结构设计 让他给你完善细节 同时告诉他让他自己直接在测试环境完成测试再结束对话 这样就只消耗 1 次次数 你看着他 25 次沟通后 就需要你手动点 resume 继续 不扣次数的

#17
这些经验对你也有用

感谢老哥倾情分享,送红心一颗,如果能送 100 颗,我要送你 100 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