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管理层打工人的 ToDoList 是不是个伪需求
自己试过各种 ToDo 方案,iCloud 日历、滴答清单、Notion 、Things 等等,但想想最后都是自己原因停用了,并没有遇到 APP 或者说方案本身的致命痛点(非要挑一点可能就是多端同步,但也都不错)。
而自己停用的原因,想想也无非几点:
1.个人角度来讲,自己安排的计划过于细致、内容过多,自己不一定能如期实现得了,就一直拖着,拖着拖着 ToDoList 的就更像一个 idea list ;
2.自己不能如期实现,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工作。既有突然而来的加班,又有工作上不顺利导致下班时间很难逼自己再去做事;
3.工作上的事,老实说有项目管理在安排排期、有人等版本,一般来说身上同时存在的任务最多不超过三五个,所以作为个开发,感觉也没必要用。
今天在内网又看到 ToDoList 相关的推荐讨论,不过我公司工种多业务广,讨论没什么参考性,想看看各位的使用场景?
个人时间够,比如如果 965 工作,会不会确实很需要这种东西来规划?
领导管理事情多,会不会工作也就需要这种东西了?
出去买菜的话这个功能还挺好用的,工作中从没严格执行过,因为老是有打断
其实就是规划和记录的作用,但是能不能坚持很是问题。我反正没坚持下来,只是偶尔记录一下,当备忘录了
+1 有旅游安排时有用 毕竟忙起来会把自己订的机票时间都给忘了
965 和工作量的关系是什么不太清楚如果你的老板经常跟你说让你做这个做那个,有个 todolist 必然是好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排个优先级
我的看法:自己的私事用私人的 todolist 可以避免忘记,比如保险续保、服务续费等重要的事情。公事就应该有 OA/协作办公内置的进度跟进工具,比如看板之类的。在领导/小组/同事之间共享,而不是各自维护自己的。
嗯 我现在也很少说日常 check 了 备忘录这种也都是用更轻量级的软件
同样 现在 ToDo 上的规划基本是以未来几周或月为单位 使用频率一周 check 一次 可能之前用的时候还是有点学生思维 喜欢排满当“课表”
各种备忘录都试了,最终还是发现置顶一个收藏到微信里好用
记录一些项目遗留问题,记录一些想做的事情,记录一些周期性的提醒(比如信用卡,某人生日等)。我用了好多年 todo ,但是上面其实没多少东西。没必要为了用而用,有需求自然就用上了。我猜你们内网分享的什么 GTD 之类的东西吧,不适合所有人,被 todo 控制的人……
当备忘录挺好的,有时候事情太多真的想不起来哪个重要要先做
看工作内容杂不杂吧,杂的话还是很有用的,我一般简单的直接用 pixel 自带的 reminder ,复杂的用 Google keep 随手记一下,设置下提醒时间,时间跨度长的用 calendar
这些 toDoList 基本就摆设。主要还是要看个人的执行能力。今日事今日毕
说的很正确,的却如果不是管理层的话,没有那么多杂事。不过看工作内容吧,杂事多,还是要用 todolist 的
短期的 TODO 用小本子记更好,长期的总得有存储的地方。
你这置顶是如何操作了,试了半天没试出来
项目待办跟个人待办还是要分开的。项目待办很复杂,Linear.app 是挺好的。但是公司的需求嘛,不好说,个性化伪需求很多。如果是个人待办,应当用来弥补人生理上的缺陷。定期提醒具体的事项、分解大任务、避免过于专注于一件小事情……带着具体的动机,或许能更好地筛选对应软件“拖着拖着 ToDoList 的就更像一个 idea list”。没解决这个问题的待办软件,其实都不合格。比较简单的做法是,默认记下来的待办就是 idea ,后面再看一遍的时候,再把确定还要做的转为待办至于规划啥的,不要想,假设你能规划,说明你有预测未来能力了,你还在这打工?你可能会说,那为何大公司常常会要求预算、规划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 它太大、太“胖”了,站起来都难,就算站起来低头看不到自己的脚,需要这些死板的东西辅助它,就跟“拐”似的2. 设置 deadline 能让打工人动起来快点如果是灵活的个人还追求死板的规划,感觉有点像正常人没事带个拐走路,还有点像驴主动把萝卜吊在自己面前
4 象限法要好好用啊,我是只把紧急的设置上截止时间,其他的确实是一些 idea ,但 idea 也要归类到具体的项目、学科、兴趣中每天尽量少安排点任务,当你没事干的时候就能从待办事项里面拎出来一个做做。总比无聊时脑子里没有 idea ,只能刷短视频强
iOS 是这样的:微信收藏列表页,进入一篇笔记,右上角三个点的菜单下方左数第二个就是“在聊天中置顶”。如果没有可能要升级版本
规划一些个人的事还算有用吧,比如节假日回家要记得带哪些东西,做饭要买那些菜,个人项目有哪些功能待开发等等。工作上至少我目前印象中确实没啥用,越详细越没用,比如精确到小时完成某个任务,中间有可能的打断太多了,像是临时会议、BUG 处理、任务变更、同事和主管打起来了等等。
发现新需求~~~加个超时自动清除,一个月没执行,就自动清除掉。
有需要一个记事本就够了
我就当它是个提醒 app ,容易忘事,就需要他,比如晚上躺床上扣手机的时候去买点棉签,或者第二天中午前要把某某订单推送给客人,或者晚上 xx 点把电瓶车的充电电源拔掉。这样看还是挺好用的。
我现在 todo 只记最近的安排,就大概几行,不是近期处理的不管,等上面想起来了再安排,现在啥软件也不用直接纯文本,以前记的都无视了,
#3 +1 ,我自己现在日常使用上,感觉比起来作为“TODO LIST”,更像是一个“CHECK LIST”。比如回家要带的东西、打算去超市买啥等等。用起来更像是一组复选框记录想做的事,而非用来规划 “TODO”
勾选 todolist 本身也是一种 todolist
工作我都钉钉便签 写周报或者备忘一下我看同事也都差不多 各种"记事本"记一下而已
N ,你只是想工作的 todo ,实际上只要有时间管理、记备忘思想的人,就有需求例如,我的 todo 加了 20 多个定时充电的提醒,小夜灯、橱柜灯、电蚊拍、手电……以及一些不常用的避免待机电量耗尽(电量耗尽较伤电池),这些跟跟管理层无关吧
我是这样的,我也试过很多不同类型的 todolist ,其实对我们来说最大的阻碍是1.经常变动,被打断或者变更2.经常是持续性的 各种以天为维度的 todolist 都不适合。我现在也是把这玩意当备忘录用,并不是每天都会记。用不上的时候就当看不到,要用的时候也不用特地去翻。还是挺方便的
旅游的时候很好用,从开始订票到酒店景点吃喝玩乐都列进去,提前规划好跟着 todo 走就行了。
滴答清单,我付费好多年了。
现在已经沦为超市购物用,做饭的时候发现酱油快没了就加一条酱油,刷牙发现牙膏没了就加一个牙膏
当备忘录好用的
伪需求谈不上。但确实是一个自我感动的好需求。现代人,一旦决定改变就是三个路:1.列个 checklist ,我又行了,我能掌握人生2.跑步3.开始学英语。最后结果只有一个:我花钱买的游戏,居然还要我花时间玩?等等,我再来一回合
我直接用备忘录写 todolist,用习惯了什么东西都往备忘录塞
todolist 并不适合真正干事情的人,因为没有事情是简单能完成的更适合给别人下命令的人,或者督促事项进度的人,因为它不需要真的干,只需要准时提出问题、定时监看问题进程
学习的时候以日为维度,工作了就以周为维度梳理了,杂事多了确实需要这个。
看到大家都没有按时完成我就放心了
大方向正确就行吧。。
To Do List 这类系统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防止忘记要做的事,二是能回顾自己做完了什么事,三是能根据以前的记录更好地规划以后的项目。一是事前,二三是事后。对事中来说,系统的价值在于不被其他要做的事所打扰,比如修某个 bug 时脑子里还一直在想另一个新功能,这种情况特别影响效率。单独的 To Do List ,无论是纸笔还是 App ,都只是工具,工具之上还需要打造自己的行为习惯。比如按照 GTD 的理念,除了确实固定时间的事情(比如某日某时开会),其他要做的事项都不应该安排具体时间。现在很多 App 都把笔记和 To Do 合在一起,确实是因为单纯的打勾功能太单薄了。如果你的工作非常单线程,解决了一个问题再看下一个,并且时间跨度不长,那确实不需要这种工具。但情况稍微复杂一些,同时兼顾若干个 bug 、功能甚至几个项目,自己坚持一套方法论还是很有价值。管理人员比起开发人员,集中时间少,杂事会议和要安排别人做的事更多,所以这些理论对他们更有用一些。
我用的 wekan 记 3 年了,相比以前用 txt 记录,像贴子移动,标签分类,搜索,之前还有邮件通知功能结果再也找不到怎么设定。一个非常好的开源看板实现。可以参考 trello 公布的版面,实现各种各样的记录实现,一眼望光看板。我用的待办/正在办理/已完成 最后变成信息/日常任务/想法/待办/正在办理/以月为周期的已完成属于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老板问你今年干了点啥,直接丢个链接给他看。
目前在用 trello 也支持 iphone 和浏览器你可以把事情分为 计划池 执行池 结束池 归档池 然后拖动就可以了 工作的事情都记录在里面 标明结束日期 另外生活的和工作的记得分开 生活我用 iphone 自带的提醒
我用 workflowy 。毕竟总得记点东西。
用 iphone 提醒事项不是挺方便的?
用了很久 todoist 。开始的时候经常主动看自己的 todo 项。用久了(拖延久了)之后,现在经常都忘记去看 todoist 了....
个人认为 TodoList 最让我觉得成本巨大的,是需要打开电脑,或者用手机蹩脚操作打一堆字。其次是如果没有对应的提示,经常会忘记看 TodoList 导致错过。所以我现在都是直接“小爱同学提醒我明天几点 XXXX”
用 todo list 类 app 最大的问题是难以养成 review 的习惯,所以会积累一大堆 item 。 我现在是用纸质笔记本,这样就必须 review ,在迁移笔记本时也会考虑一下老的 item 是不是其实不必要可以删掉。屏幕很容易被各种 app 抢占注意力,也容易花太多时间在研究各种 productivity 工具而不是提高 productivity 上。很多时候其实非数字的解决方案更实用。
是的,根本用不上
TodoList 我都是用来记录一些薅羊毛的时间点,比如某时某刻去抢什么券领什么奖励😂
我一般用 TODO 管理一些周期要做的, 或者定时要做的事, 比如每周给蓝牙耳机充电, 比如域名该续费了, 比如两周后买票. 我用的是滴答清单, 手机 PC 间可同步, 手机上也会有比较明显的通知效果也在用它管理自己的 Wanderlist, 效果一般
3 在中学已经完成了,高中毕业已经是熟练交流的程度。2 在 40 岁完成。是不是已经算是圆满了😄但是我花钱买的游戏还真没时间玩🤭
挺好用的,虽然计划会被打乱,但是如果不做计划那一定更乱
Microsoft To Do标签分 工作、生活、想法 分几个就行 不要太多一个微软账号多端同步 win 客户端 固定任务栏安卓 app 桌面小工具(感觉做的挺好)直接放在桌面的首页
老板:这些牛马还会自动设定 todolist, nice !
Check List 倒是偶尔会用一下,比如需要准备什么资料或者东西的时候,也比如买菜,都是一些个人非常确定和可控的事情。TodoList 工作时候很少用,因为一般个人很少会同时并行多个任务。相比于 Todo ,感觉日程表更实用,什么时候有会议,什么时候截止日期。
你的工作内容完全是别人安排的吗?不也要记一下
使用 logseq ,不用强调完美,不用所有都记录。有啥需求随便记录记录。利用 todo doing done 管理一下即可。挺方便的。其他的 todolist 使用起来磨擦太大,容易放弃
因为能集中注意力写代码的时间,状态好的时候就 4 个小时,状态不好连 2 个小时都没有 那你真替你老板着想 那应该 25 小时? 对的,所以怎么也要每天工作 12 个小时…
在分支 6b16001586 但是有 This commit does not belong to any branch on this repository, and may…
www.huohuaai.com 给提提意见 502 Bad Gateway 无法注册 502 注册劝退 哈哈 www.huohuaai.com/ap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