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因:
今年花了很大时间在开会,有天突然奇想,既然现在模型能力还可以,是不是可以把不同模型,赋予性格背景等信息,确定一个主题,让他们之间互相开会,讨论,最后出来会议纪要。
当前:

很多东西没有打磨,就是一个实验实验
可以讨论某个事项,也可以头脑风暴
我自己试了下,结果还是有点用
只简单的讨论十轮
www.rebuildwithai.com/meeting

分享给大家做个思路吧,技术实现也可以讨论下,整体在 AI 辅助代码的情况下,就用了周六一上午的时间。

看了大家的回复说下自己的想法:

1 、 这是个自己折腾的 [小玩具] ,就是提供给大家个思路
2 、对于内容的价值,是有的,但是当前不大。核心是混合多个大模型进行 CoT
3 、可以类比每个人是一个 Agent 概念,下面也有朋友提出了 Mutil Agent 的开源项目和论文
4 、还一个点,这个项目仅仅花了周六一上午的时间,在 AI 辅助变成情况下,代码的 90%是 AI 生成的
5 、这个其实很费 token 的,这个帖子大家去尝试,我看了下花了有 17 元多了
6 、模型用的硅基流动的,他们开源模型比较多,推理速度快

有点意思。
想到之前刷到过一个视频,是一个小孩子拿不同 AI 打辩论愚公该搬家还是移山。

很有趣的讨论主题,不过用这个话题试了下,讨论结果不是太满意。

AI 国会,我也想过,让不同的大模型辩论投票达成一致决定,来决策重大事件

AI 现在还是车轱辘话来回说,提不出什么有创造性的建议

现在 AI 是生成式,你想多了它不可能去思考的.
答案永远是你给的答案里面选择符合你的.不会去创造答案.
最后就是 1,2,1,2,1,2 永远不会有 3

这个做成产出有效信息的,做到有用问题,非常有用有点难度。没时间优化,分享下几个思路:
1 、角色设置更加详细和实际,同时增加背景文档资料,利用 RAG 技术
2 、调用不同的效果更好的模型,同时有的增加搜索能力
3 、中间过程可以插入真正的人

是的,更适用于讨论研究,方案沟通 而非创造头脑风暴

但是日常工作开会的只是 99%场景是基于已有知识,或者去检索知识,来讨论。去创造的完全不存在的新东西,极少数。

有意思

op 和下面的这些评论,我们都是 ai 生成在假装讨论。

这个应该类似多角色对话,选择最佳答案,看上去是在思考,实际只是模拟生成了一个思考过程,最好答案还是一样的

#10 最好->最后

gemini 刚推出了 brain storm 模式,可以去试试

其实,这个实现,和给 ai 个 pormot 一次生成,效果应该是一样的:

请生成一段关于 xxx 的讨论,有角色 xxx ,讨论经过 x 轮,最后总结

区别在于 ai 上下文限制,直接输出不了这么多内容,通过多次对话的过程实际上是实现了分批多次输出

如果是为了完善,扩展输入议题的话,不断的要求 ai 从 xx 角度完善补充,然后重复对话 x 轮效果也是一样的。

微软之前搞了个类似的 叫 TinyTroupe

可以使用不同的模型,让他们之间进行真正的有见解的讨论,要求能给出结论,这个结论是模型之间某种层面能达成共识,而不是为了开会而开会。 如果只是聊天开会,这样就感觉像是然后扮演不同的角色,把回答的上下文发给他,让他回复,看上去像是在在开会而已。
可以完善一下相关的提示词包括意图理解相关的处理,更完善,比如每个角色,思维逻辑不一样,有一定的互补关系,角度又刁钻,让他们一起尝试思考,每个角色加入一些不同的思维链的逻辑,让他们围绕着主题,慢慢寻找一些共识,这样可能会更好玩一些。

这个有点意思,mark 一下看下后续

Mark 生成了一下,大部分内容都是重复的。

好玩,但是,为什么导出的 pdf 文件这么大

优秀的行为艺术

其实是 Multi-agent 这种, 之前斯坦福的 AI 小镇还进化出了很多社会行为,可以看看
github.com/a16z-infra/ai-town
github.com/joonspk-research/generative_agents

相关论文可以参考一下这篇, arxiv.org/pdf/2304.03442v2
v2ex 上的人对 AI 偏见不少啊。

不错的想,法很有意思

请教下 OP ,背后对接的 AI 模型是哪家呢,或者大致的技术实现路径?

我也想做一个类似的东西,但是不是开会,也是基于 AI 回复一些内容,想请教下你的实现路径。

rebuildai 是 op 自己的产品么?

估计内容基本都是类同的,生成式的弊端。
话说为什么不用提示词直接获取你想要的??

这块逻辑没优化,直接用 AI 帮忙写的,估计后端生成方案会好很多,我当时也发现了
#22 感谢分享论文,我看下

现在是用的千问的开源 32B ,可以对接多个,每个机器人不一样,相当于不同能力的模型。
思路上可以理解为 CoT 过程,后面的轮是基于上一轮的结果,每次 prompt 会带上前面的,同时带上当前发言人的角色。

是的,就是我自己在 AI 应用的一些试验田
目前没有任何,都是自己用,等自己满意了,有十个工具后,再考虑推广

这个发出来是因为感觉还挺有意思,值得一起讨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