佬们使用大模型时, 使用 api 多还是网页聊天多呢
我看 cherry studio 对 api 支持的好啊, 对网页仅限于小程序, 很多功能没有, 比如 dump pdf 啥的
到现在为止还没用过 api 过。。。使用场景是啥
没钱买 api 主要是。而且当年 OpenAI 给我的 18 刀我还一分没用就过期了,错亿。
比如 aider, roo code, cline 应该都要 api 吧
学知识、写代码一般用网页,比较方便多端同步。而且一般会反复问好多,比较消耗 Tokens ,用网页不花钱。
对输出格式有要求时(格式转换、数据处理、模拟场景)一般用 API ,方便自定义 System Prompt ,还可以调参、编辑前文等等,保证模型输出的格式符合要求
网页,因为免费,部分软件需要才用 API,例如 Bob 翻译
你说的我都没听过。。。
当然是网页多啦
“到现在为止还没用过 api 过。。。使用场景是啥”
WEB 只能聊天。你要让 AI 帮你处理私有文档,生成代码,修改代码,自动运行代码。
只要使用稍微高级一点的功能,就只能用 API 了。
API 集成到 vim ,解释代码和问问题
api 比较多吧,openrouter 一周差不多要用 5 刀
是的 目前我还没遇到过
lobe chat 多一点
lobe chat +1 ,设定了各种各样的助手解决不同的问题。api 也不贵,日常编程用了好久才花了 0.5 刀。
( DeepSeek )一般问题是网页,毕竟是免费的,复杂的问题就使用 API 了,API 的质量相对优于网页免费版
但是也有个问题,调用 DeepSeek 的官方 API ,返回很慢,R1 比 V3 慢,有什么办法么
api 比较多,主要是上下文大,能附带知识库,方便多端同步
网页也有,免费
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使用 ChatWise
肯定 api 啊,自建个 lobe chat 随便在几乎所有主流的等模型间切换,并且还多端同步所有对话记录
我非常喜欢遇到个复杂的问题并且一个模型答不好,就直接把主流几个模型都问个遍对比
而且同样的提示词也能瞬间在多个模型里切换,做中英翻译时我也喜欢一段文字用多个模型都翻译一下
而且 api 配合沉浸式翻译的翻译质量谁用谁知道
cherry studio+腾讯送的 ds 的额度.还没用完,用完了就用网页版
网页比较多。API 只有软件调用的时候使用。
也还好,当年 OpenAI 的 api 可贵了,我记得当时一天能用 1 刀多
chat 参数是固定的,且一般都有软性上下文和输出长度的限制。
有一些能力只有 api 有,比如 tools, structured_outputs, 中间补全等等。
all in api
除了 cursor 里面用的, 别的聊天够了
有些时候,我们可能想要比较一下两个数据表,以找到其中不同的数据。比如,在进行数据移植的时候,或是在合并数据的时候,或是在比对验证数据的时候。当然比较两个表,需要这两个表结构是一…
刚跟运营商的朋友闲聊,他提到现在几家运营商都正进行核心网改造以支持非 1 开头的手机号码,根据集团内部的计划说明,按照现有号池的使用进度,预计 24 年四季度或 25 年前三季…
以前用 MacBook ,timemachine 超级好用。在 Windows 下有什么类似的增量备份的软件吗,或者大家平常都是怎么备份的呢 dd if=/dev/sda |…